博彩平台

东吴法声2013年第一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5-09浏览次数:1751

东吴法声2013年第一期(点击封面图片阅读)东吴法声第二期(点击图片阅读)

东吴法声2013年第一期目录

社会关注

从“双非”赴港生子看“两地”司法管辖权的冲突 1

一、背景介绍及问题导引 1

二、庄丰源案——“双非”问题导火索 2

三、对“双非”问题法律规制的历史探寻 3

四、“双非”问题的背后---两地司法管辖权之争 5

五、解决“双非”问题的可行性法律措施 6

从曝光失足女看违法事实公布滥用 8

一、违法事实公布运用的现状 8

二、违法事实公布滥用的危害和弊端 9

三、对违法事实公布的适当规范 10

结语 11

从乌坎模式看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困境与改革 12

前言 12

一、“乌坎模式”的启示 12

二、村民自治的确立和现状 13

三、村民自治制度的新出路 14

结语 19

当经济利益与政治诉求联盟时——以乌坎事件为着眼点 20

前言 21

一、土地、土地使用权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分析与探讨 21

二、民主进程及我国基层民主自治探讨 27

三、辅车相依般的经济利益与政治诉求 29

结语 30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虚位与制度重构 32

前言 32

一、土地问题隐含的中国社会矛盾 32

二、集体土地问题的个案分析---乌坎事件 33

三、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法律规制 34

四、权利主体虚位使土地问题走入怪圈 35

五、我国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历史考察 37

六、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制度改造 38

结语 42

经济发达地区垃圾分类回收立法问题研究 44

一、研究缘起:近年来群体性事件提供讨论契机 44

二、现状透视:经济发达地区垃圾分类回收现状分析 45

三、垃圾分类回收立法的价值 46

四、经济发达地区垃圾分类回收立法的可行性 49

五、现状透视:垃圾分类回收立法的不足 50

六、国外经验:发达国家垃圾分类回收立法对中国的启示 52

七、经济发达地区垃圾分类回收立法构建 53

伸冤何处 58

一、以权压权 58

二、权利自救 59

三、法律的矛与盾 61

结语 63

“实用理性”与“天学”的应用: 我国农民法律信仰培育的新思路——“乌坎事件”所展现的契机 65

引言 65

一、中国语境下的“法律信仰” 65

二、中国人的“实用理性”与“天学” 67

三、“实用理性”、“天学”与“法律信仰”的耦合 70

结语 71

参考文献 71

由乌坎事件谈乡绅再现及新时代背景下对村民自治的意义 73

引言 73

一、中国乡村地方政治制度引论 73

二、中国古代乡绅制度的表现 74

三、乌坎特有的宗族文化环境和乡绅再现的表现 75

四、新时代背景下乡绅存在的意义及对村民自治的启迪 75

结语 78

制度及其运作:村务公开的法律制度研究——对广东“乌坎事件”的追问 79

一、研究缘起:广东“乌坎事件”提供讨论契机 79

二、法理基础:村务公开的法理依据 80

三、现状透视:村务公开运作中面临的困境 81

四、原因解析:村务公开难的问题分析 86

五、制度构建:解决村务公开问题的对策 89

结语 94

参考文献 94

 

学术思考

人权保障视野下的刑法非犯罪化研究 96

引言 96

一、我国刑法改革方向:加强人权保障 97

二、非犯罪化是实现人权保障的重要途径 99

三、非犯罪化的概念和特征 102

四、非犯罪化的依据 104

五、非犯罪化的范围 106

结语 107

试论中表婚解禁的合理性 108

一、问题的提出 108

二、结婚的概念及条件 108

三、中表婚解禁的合理性 109

徘徊于正义与秩序之间的游行制度 114

引言 114

一、偏向秩序的游行审查制度 115

二、外国以及民国立法实践 116

三、立法建议 117

结语 119

 

实践运用

关注未来:关于大陆少年法律制度的调查报告 120

一、调查背景 120

二、调查目的 120

三、调查对象及方法 121

四、调查结果 121

五、结语 129

六、参考文献 129

七、附录 130

破解城乡二元土地结构,构建全国统一土地市场—江苏省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调查报告 131

一、调查简介 131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31

西部地区司法公信力现状的剖析与思考 141

一、研究设计 141

二、司法公信力问题的解读 143

三、问题解决 147

四、参考文献 148

五、附件 149

 

学习随笔

“案例”教学究竟应处于何种地位 153

《裁量正义》读书笔记——初识裁量 155

对案外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几点思考 157

一、案外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157

二、我国新民诉与台湾、法国的民诉对案外第三人撤销之诉主体确定的比较研究。 158

三、我国新民诉对案外第三人撤销之诉作出规定后,我们应有哪些展望? 158

读拉伦茨《法学方法论》第三章第一节 159

宪法基本价值人的尊严初探——芦部信喜《宪法》读书笔记 161

一、人的尊严 162

二、基本人权 162

三、国民主权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