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彩平台

博彩平台 2021年秋季学期第一次学术午餐会顺利举办

发布者:范茜发布时间:2021-11-15浏览次数:2091

11月10日中午,博彩平台 学术午餐会在大会议室举行。本次学术午餐会以“担保物权法纵横谈”为主题,由董学立教授担任主讲嘉宾,法学院副院长程雪阳教授主持,与谈嘉宾包括法学院院长方新军教授、副院长上官丕亮教授、院长助理赵毅教授,以及张鹏教授、刘铁光教授、娄爱华副教授。

董学立教授长期致力于物权法研究,特别是担保物权法的研究,是“担保法理论与实践”年度国际研讨会的召集人,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法典分则编纂工作组成员,专项负责担保物权法的编纂。曾出版《商事组织法》《美国动产担保交易制度研究》《物权法研究》《中国动产担保物权法编纂研究》等专业著作。担保物权是由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特定的物或者权利作为标的物而设定的限定物权。如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等。关于担保物权的我国法律可以追溯到《大清民律草案》,其在相关法律不断完善至今。《民法典》正式实施之后,对于担保物权相关法律的应用仍存在大量争论。

在正式开始之前,各位与会嘉宾与40位到会学生领取到了精美的午餐,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学术会议在轻松的氛围中就这样开始了。

首先,董学立教授由本次讲座标题“担保物权法纵横”开启会议,他纵向切入担保物权这个话题。所谓“纵向”,即讨论担保物权的历史沿革问题。依托渊博的学识和大量的专业研究,董教授严密而流利的说理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影响。他从罗马法开始到我国《民法典》结束,探讨其中担保物权的变迁,同时提出了“权力转移型担保物权”和“权利设立型担保物权”两个概念。其中包含着对“法律体系作为一个有机体会不断发展”的深刻认识。

接着,董教授带领各位与会者以横向视角观察担保物权法的变化。所谓“横向视角”,就是在比较法的背景下解读法律。董教授通过德国民法、日本民法、大清民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法律与中国民法中不动产担保物权间的比较,解读了不动产担保物权法从多元结构演变为一元结构的过程。结合当下,他提到了中国民法体系中虽然对于担保物权规范十分详细,但是法律中出现了许多重复规则,造成了立法的漏洞,不一致,乃至矛盾,因此在司法实践中缺少准用规范。但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进行修正,在这时法律的结构模式与规范表达就变得十分重要,这也是董教授所强调的。

随后,与会的老师们也进行了深入交流。方新军教授认为董教授很有激情,而且术业有专攻,讲课非常深入。在他看来,不动产的质押权在当前的语境下正在萎缩,而权利质押却不断扩大。还有立法者要抽象出共同规则以避免重复。张鹏教授认为学术午餐会这种形式十分轻松,除此以外他还谈论了许多自己的看法,他提出我国法律在社会的需求下不断寻求突破,但阻碍仍然很大。刘铁光教授从知识产权质押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赵毅教授回忆了当年在厦门读书时对董教授的尊敬以及个人对破产法与担保物权关系的理解。

教授们的讨论拓展了同学们的思维,提出的学术建议更是启明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本次学术午餐会在教授们的学术讨论中圆满结束。


图文:王子骏、陈美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