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象山集》中所记,千虚不博一时。无论我们在学校学到多少知识,我们最终都要投入实践中。所以,我们在白色情人节,3月15日下午1:30聚集在法学院的中庭,一起分享寒假里见习时的所见所闻,将知识投入实践,将理想照进现实。
今天的主持人是我们美丽大方的彭博同学,她吐词清晰,娓娓道来。这次,我们邀请了大一大二的同学,从不同的视角来阐发自己对寒假见习交流的理解与感悟。
首先,受邀讲话的是来自大二的陈林,她参与实习的地方在检察院,一个听上去就十分严肃庄严的地方。但别看她表情很正经,所讲的有趣段子引得现场的听众连连发笑。她所实习的部门是公诉科,平时除了资料整理,还要注意公诉书的书写,她一再强调这是个细活,公诉书的格式要求也很繁复。不过,见习中给她印象最为深刻地就是参与庭审了。陈林通过列举吸毒贩毒和夫妻共同盗窃,一是向我们展示了检察厅判断一件案件的首要思维,我们首先会考虑定罪量刑中自首情节,其次,她也在感叹文书的书写蕴含了人文关怀的情节,贯彻了法律精神。最后,她再一次鼓励大家多多参加实践,可以体验到许多课本上所没有的知识。
这次见习活动与以往不同的在于,这次有了两位大一同学的加入。第二位分享的就是来自16级的危柯婧,她所见习的地方是法院,她十分谦虚的说,因为是大一新生,对于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多,这次见习就是去见见世面,提前体验一下自己以后可能会进入的机构。作为新生,一开始进去就是整理书架,看看卷宗,后来会参与旁听庭审。她深深地慨叹,本以为法院像电影中那样肃静,没想到法院也是十分接地气的,食人间烟火。所以,对法院充满憧憬的同学,可以尝试去见习,法院呈献给你的必定是一个全新的面貌。
第三位发言的是15级的何新,他准备充分,条理清晰。大家明显来了兴趣,因为最让大家好奇的是他在律所见习,所见所闻必定和大多数人所见习的地方不同,他也不吝啬,大方阐述如何申请去律所见习,以及学习目的和岗位职责。细心如他,提到了学院希望大家积极参与见习的关键点——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累经验。其次,他向听众详细说明了他在律所的职责,第一,最为基础的便是收发整理卷宗;第二,律所和法院等地方不同,从他之后所做的工作可以看出,律所是最直接接触原告被告人的地方,他们还需要抄写文书,整理来信,解答简单的法律询问,这里面可以有大学问。在律所见习,可以每天能收集法律法规和律师行业的最新形态,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申报见习。
第四位上场的这位16级同学张寅辉异常活泼,立即活跃了整场的气氛。他首先提到了自己如何能够进入律所,这也为今后想去律所见习的同学提供一种新思路,有律所与苏州大学合作,也就相当于苏大的人才培养基地。然后,他又分享自己在参与庭审的趣闻,比如一场打了29年的离婚案,和狡猾的被告如何逃避法庭的传票。如果你也感兴趣,那也赶紧来参与吧。
最后讲话的这位15级前往公安局见习的周小敬小姐姐言简意赅,她从简单的事情讲述,首先是拍摄照片,接着,就是去当地的“走访送”,十分接地气,还可以给当地的居民普及法律知识,最后就是旁观出任务,警察的认真严谨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影响。 她认为自己从见习这件事情中得到的感悟就是简单的事情复杂做,复杂的事情简单做
同学们听得十分认真,最后征询问题也很热烈,学长帮忙解答了关于暑期实践和见习的关系,还有相关学分的关系。就此,这场寒假见习交流会圆满结束了,对此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行动起来啦。
(供稿:杨清竹 审稿:范茜)